学而讲坛:从威宁石门坎现象看清末基督教入华的文化作用
10月20日晚,学而讲坛第295讲在主楼A204教室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前副校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丘进教授通过对贵州威宁石门坎现象研究,讲述了清末基督教入华的文化作用。丘进教授通过柏格理和石门坎现象、对历史上基督教来华传播的回观和思考这两方面,从近代中西交往的关系史看清末西方教士来华传教,对其中的规律,其本质所在,以及对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展开深入的研究。
讲座开始之初,丘教授在引言中介绍了自己为什么有这方面的研究。他说:“与老同学会面时,谈到百年前在贵州威宁石门坎村的一个与英国传教士有关的事件和文化现象,很有感触,但激发了我很久以来的一些想法。把这种现象放在全球视野下,放在中外交往的历史长河中去观察,也许有更为深刻的意义。”
丘教授在第一部分以英国基督教卫斯理公会循道公会成员柏格理在石门坎传教历程为时间线索,没有渲染、没有浮夸,平静的讲述了柏格理和一批传教士的人格力量和献身精神,他们不仅传教,而且帮苗民创制苗文、发展教育、创建医院,推动苗族社会改革。使当地大花苗获得一日千里的进化,真正帮助他们走出贫穷、蒙昧的状态,因此在当地产生巨大社会感召力,超越民族边界,最后导致川滇黔苗族、彝族和汉族大规模皈依基督教。柏格理去世后,石门坎改革、进步的脚步并未戛然而止,并且逐渐走向辉煌,被后世誉为20世纪初“西南苗区最高文化区”,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初。
第二部分,丘教授在基督教来华传播四个阶段(分别是唐朝的景教、元初的也里可温教、明清的天主教、鸦片战争后的新教)的基础上:从史学家的角度提出第五个阶段说。丘教授认为:“清末至民国是基督教在华推进的又一个高潮期,似可视为第5个阶段;光绪三十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年,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而自身的教育体系来不及形成,这便为教会创办新学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空间和有利条件。”经过研究总结出:中西结合式的各类、各级学校,对中国的现代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奠基性的重大影响。
已毕业多年的中国竞彩网,足球比分直播艺设专业研究生谷旭亮专程回来听丘校长的讲座,问答环节,他真诚地表达:“我在校的时候,也曾多次受教于您。据我所知,您对交大校园文化建设所作出的贡献,远不仅是“学而讲坛”,还有“九州名家”、“纵论四海”等,这些都是在您的指导与帮助下,邀请到了很多来自国内外的名家学者以及政要,他们用开放的眼光和丰厚的知识为交大带来了一次次思想和文化的盛宴,令交大师生受益匪浅。所以我觉得,您就像今天的讲座主人公伯格理一样,也是一位“文化的传教士”和“虔诚的循道者”,感谢您为交大做出的贡献”他坐下后,全场掌声雷鸣。
讲座最后,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马晓彬教授发表总结,他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对丘教授莅临和指导学而讲坛的感谢。
讲座结束后,2014级人文学院传播学研一学生任衍珍同学主动接受采访。她说:“我正在适应研究生和本科不一样的学习方式,而丘教授从小处着眼,循序渐进研究清末基督教入华的文化作用,收集详实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推动这个领域研究理论的进步,这种研究方法让我获益匪浅。”
丘教授跳出民族主义看待文明交流,讲述了基督教对我国近代以来推开封建的大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过程起到不可否认的影响。西方传教士来华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对中国发动的“精神战争”,文明的交流应该是双赢的。
丘进教授, 2004年9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2008年12月——2011年9月任华侨大学校长;2011年5月起,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2013年起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199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2007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科研课题:主持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和长效机制研究》);国家财政部社科项目(2项:《华侨农场机制研究》、《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研究》);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大项目(《欧洲华商经济研究》);教育部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华侨生存发展风险预测机制研究》)。主要著作:《七海扬帆——中国古代海上交通》;《中国与罗马:汉代中外关系研究》;《罗马与中国:历史事件的关系研究》;《中国文化常识》(主编);《中华竹枝词全编》(七册),(主编之一);《华侨华人研究报告蓝皮书》2011年、2012年、2013年版(主编);《机制 创新 长效》(合著);《世界华侨华人通史》(总主编)。
下一条:第41期思政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