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彩网,足球比分直播

图片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思源讲堂>正文
思源讲堂

“学而”讲坛:“美国例外论”与美国文化向心力的形成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5-04-16 14:11 浏览量:

4月11日,“学而”讲坛第321讲在主A楼204举行。来自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原祖杰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美国例外论’和美国文化向心力的形成”的精彩讲座。原教授用个人主义、公共意识、共和思想、世俗思想和妥协精神等几个方面来阐释“美国例外论”的内涵以及美国文化向心力的形成。并以此为契机,探讨中国的发展机会。

“美国没有政治宣传,却有着很强的凝聚力。”讲座伊始,原教授用简短的话语进入主题。原教授从宗教改革和美国历史说起,他讲到,通过宗教改革,罗马天主教的统治被打破,推动了近现代化进程。美国历来有清教文化传统,崇尚自律、契约等,因此在殖民扩张和建立新国家过程中,美国社会逐渐形成了契约精神,其代表就是《五月花号公约》,这也是美国宪法的雏形。同时这一契约还反对天主教对人的束缚,强调个人的自由,正如美国人所宣扬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种个人意识也是美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对内而言,清教徒建立的社会是不公平的,它强调等级制,认为这符合上帝的意图,在一个社会中必然要有富人和穷人,这样才有互帮互助互爱的行为存在,以培养人们的公众意识。在新大陆建立清教主导的模范社会这一观念,使得人们乐于通过教会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检讨,从而改造自己。英国殖民者温斯罗普也曾表示这正是美国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对外而言,美国文化更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民族歧视,“上帝只选择了清教徒”的思想使得美国人对清教徒的身份有着无比的自豪感,这种情感本身也成为民族歧视的利器。

“美国例外论”则是在以上多种意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传统。一方面,美国社会没有固定的阶级,人们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阶级,因此美国社会世俗思想浓厚。另一方面,由于政治权利集中,社会矛盾和斗争意识被淡化,在政治上表现为妥协精神。“美国例外论”已经成为美国人自我认知和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对国家的自信、对个人主义的注重、对世俗思想的崇尚都为美国的国际形象背书。

相比之下,中国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我们所崇尚的开拓进取精神一点也不亚于美国,也是强有力的。“我们现在研究美国文化的软实力,是为了研究怎样将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国家,无论是在经济上、文化上还是社会其他方面都要世界领先。”原教授分析了中国的机会:经济总量优势、开放政策、文化包容、社会安定、生活丰富多彩、传统文化根基丰厚、改革与进取等等。

原教授一再提到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社会允许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存在,这点是其他民族不具备的,也正是中国能够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中国社会也正继续以谦逊的姿态和包容的心态不断进步。

原祖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教授、《四川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历史学)。曾先后在美国西南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和北密歇根大学(Northern Michigan University)历史系任教,2005年开始执教于四川大学。《中国高等院校学术文摘·历史卷》(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执行主编。曾在《南开史学》、《世界历史》、《历史研究》和美国的《明代研究》(Ming Studies)等发表多篇文章。负责主编的《加拿大通史简编》一书曾获1995年天津市图书奖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社会与文化史、美国外交史、中西现代化进程之比较等。 

文字:人文学院 王婷婷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