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尹弘飚教授应邀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暑期研讨班作报告
7月29-30日,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学系尹弘飚教授应邀为“2014年度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暑期研讨班”作主题报告。
尹教授在两天的时间里,分四个主题与研讨班代表分享了他的最新成果以及他在研究过程中应用定量和质化研究方法的经历与感悟。
首先,尹教授以“全球化时代的课程改革:国际脉络与政策趋势”为题,从PISA研究华人社会学生令人注目的表现对全球课程改革的影响谈起,分析了教育政策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社会文化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路径选择的影响。尹教授旁征博引,通过比较中西方课程改革中的异同,讨论了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为课程改革寻找平衡的支点。
在“课程改革改变了什么:实施策略与改革成效”为主题的报告中,尹教授从课程范式转变、教师的回应与转变、学生声音以及这个时代崇尚变革的理念四个方面来看课程改革的策略与成效。尹教授首先讨论了在基础教育课程领域,传统课程范式与正在形成的新课程范式之间的关系;其次,尹教授讨论了教师在面临变革时所持的态度和倾向性、教师在变革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影响教师变革的因素,并从物质支持、情感支持、专业发展三个方面讨论了教师作出符合政策期望的改变所需要的政策支持。再次,尹教授用详实的数据,讨论了合作学习、教师支持与参与和班级环境等因素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高等教育中的教与学”为主题的报告中,尹教授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现状出发,讨论了高等教育改革中重视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应用详实的调查数据讨论了改善大学教与学的路径、方法,并指出改变学生学习与发展评价,由总结性评估转向形成性评估的重要性。
在以“格物致知:教育研究的两条路径”为主题的报告中,尹教授旁征博引,并结合自身研究的经历与实际案例,与研讨班代表分享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两种教育研究方法的旨趣与运用。尹教授不仅分析了教育研究的两条路径背后的理论争论与分歧、还讨论了两条研究路径在分析过程上的同一性。尹教授认为任何一项严谨的研究,无论它采用量化还是质性研究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都需要经历3R(review, research & reconception)。尹教授表示,每种研究路径都有它的优势与短板,为了发挥量化或者质化研究的优势,研究者无需刻意融合两者。
最后,尹教授还与研讨会代表进行了互动,就研讨会代表关注的课程改革、教育研究路径选择等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讨论。研讨班代表认为,报告不仅开阔了他们的研究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应用量化和质化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