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讲坛:诗教与生命成长
7月8日晚,“学而”讲坛第339期在主楼A204开讲。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黎荔教授,以诗教与生命成长为主题,用活泼易懂的语言,把阳春白雪远离生活的诗歌与人们的成长相连接。此次活动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
中国长期来强调以文立国,文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近乎一种宗教。而文的核心正是诗。所以,在古代,官员中有诗人,隐士中有诗人,皇帝、僧人、侠客中也不乏诗人。诗在民众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如林语堂所说,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西方人常常把人生的终极看作是神圣的、超越的、救赎的,而中国人却常常把人生的最高境界看作是诗意的、审美的、艺术的,二者之间有根本的不同。黎荔教授在这次讲坛,把已经束之高阁的诗歌,用浅显易懂却又不失优美的方式与我们成长链接。获得现场来自澳门大学的老师和学生的认可。
诗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黎荔教授用崔灏的一首《长干行》开篇,“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作为传统农业文明产物的诗词,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这类抒写同乡之情的名篇佳作,展读吟诵之际,那一缕缕浓得化不开的由共同地缘、乡土维系的悠久情感,令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为之动容,一首诗把握实人性之常,才能垂之永久。诗歌是最私人性的,是纯个体性的精神劳动。作为心灵的自言自语的诗歌,是最纯粹的文学,诗人的使命就是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命运及其生存状态,并以此唤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接着黎荔教授讲述了魏晋南北朝诗歌,唐朝诗歌,重点介绍了李白、杜甫,盛赞李白是汉字的好朋友,触手成春。惋惜明清文字狱对诗歌的禁锢。最后讲述了1920年以来新诗的发展路程,讲到胡适、闻一多、郭沫若等等。
诗歌与中国教育。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不赞成把经典诗词从课本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黎荔教授讲述到,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诗歌音调和谐押韵,琅琅上口,形象鲜明,富有意境,于短小篇章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转变性情,启迪思想,开扩胸襟,形成开朗乐观、豁达开阔的好性格。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继承传统的“诗教”观、如何使传统与现代接轨、又如何使文艺成为教育的利器来促进学生的审美与人格塑造。人的学习需要严谨的学科教育,也需要更为宽广的完整的教育。同时,黎荔教授补充了,一天晨诵、午读、暮省;一生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暮年都应该养成读诗的还习惯,我们应该用诗歌开启每一日黎明,成为精神明亮的人。
诗意、审美、艺术的人生由什么来承载?诗。在中国人的人生构想中,诗意的人生要比庸俗的、充满功利色彩的人生更高一个层次。诗歌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人的精神从总体上起一种感发、净化、升华的作用,使人摆脱昏庸猥琐的境地,变为一个有志气、有见识、有作为的朝气蓬勃的人。
附:
黎荔教授,北京大学文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首批课程责任教授,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人文学院高培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讲《艺术思维与方法》课程入选2011年首批国家级视频精品公开课,获网易公开课2013年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最具人气课程。主讲《艺术美学》课程入选2013年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从2010年起,先后组织策划并主持了四届中国C9联盟中国传统文化暑期学校,从2013年起,先后组织策划并主持三届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国学诵读暑期学校。长期从事诗歌创作及诗歌理论研究,诗歌作品入选《陕西文学年选》(诗歌卷)、《延河—陕西中青年诗人诗歌专号》等,参与“诗歌陕军北京研讨会”探讨陕西诗歌的高原景象,长期担任诗歌网特别顾问,主讲《中国新诗》课程,组织策划汶川地震半周年纪念暨诗歌朗诵会、“汶川大地震5周年祭奠”广场诵诗、第三届、第四届陕西校园双十佳诗歌奖颁奖大会、丝绸之路诗歌研讨会、2014年陕西女诗人旗袍诗会、2014年陕西诗歌十大事件等系列诗歌活动,为诗教进校园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