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兵风采】张昊:医者仁心,奋战在抗癌第一线
张昊,医学院肿瘤学2012级博士研究生,荣获2014—2015学年“优秀博士研究生标兵”称号。他成绩优异,两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他精于科研,发表SCI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担任SCI期刊特约审稿人;他苦心临床,参与国家临床试验研究及临床手册的编撰。中国古语有言曰:“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医生,致力于生命与健康的保护工作,在世界各地都是一个光荣崇高、令人钦慕的职业。身为医生的张昊,不仅是生命的“守护者”,更是患者心目中温暖的“大白”。
癌症,一种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属于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学,一个每天都会面临生离死别的医学专业,也是张昊在7年制(本硕连读)本科结业之时毅然决然的选择。出于强烈的责任感和凛然的使命感,从最初选择医学专业的时候起,他就时刻谨记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句沉甸甸的话。这句话陪伴着他走过了一轮又一轮春夏秋冬,从硕士走到了博士,从学生走到了医生。
他是一名肿瘤外科医师,手持柳叶刀,常存仁爱之心,用“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态度认真对待着每一位患者。
在大家通常的观念里,执刀之人应当有着刻板的扑克脸,容不得半点戏谑和玩笑。但见过张昊的人,一定会“大跌眼镜”,从此对外科医生有着全新的看法。初见张昊,黑框眼镜,微胖身材,有种自带的欢乐气质。言谈间,他不按常理出牌,时常搞怪耍宝,那种不怎么安稳的性格让人印象尤其深刻。这般似风流倜傥、玩世不恭之人,你可曾知他的过往与当下,以及他生命中承载着的、被众人寄予的、努力去实现着的使命担当?
在“研”中医未病之病
我国已经成为胃癌的“重灾区”。张昊深知“上医医未病之病”,于是他把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热情都放在了发现新的肿瘤标志物中,拼尽全力仅仅是为了提高哪怕一点点的胃癌检出率。
在博一时,张昊就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期刊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近10,并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这是幸运?是天赋?其实更多的是努力。
没人知道,表面上搞怪耍宝的他,每天早上六七点钟踏着第一缕阳光出发,每天凌晨一两点披着满襟星辰回到家,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近五年之久。也没人知道,有多少的节假日,本该休闲放松与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候,他却在和他的细胞作伴。更没人知道,为了做科研实验,他几乎抽遍身边所有熟人的血做对照,被朋友们戏称为“吸血鬼”大夫。
有辛勤的付出,便不会没有回报。博士期间,张昊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影响因子10余分,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院级项目课题2项,并承担SCI期刊的特约审稿人,年审稿量10余篇。
开花结果,耕耘收获,理论领域的杰出成绩肯定着他的付出,也很好地支持指导着他的临床工作。
在“诊”中医欲病之病
作为临床医生,张昊十分注重科研与临床有机结合,围绕临床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必将对医学发展有所裨益。
临床工作之余的时间非常有限,但他却总是毫不犹豫地放弃休息机会,在结束繁重的科研工作后转身就一头扎进临床试验中。目前,拥有GCP资格的他参与2项院级新医疗新技术的进展研究,负责1项国家药理临床实验,参与两本书籍及指南的撰写工作。
在中午或者晚上,张昊常常会接到参与临床实验的患者长达几十分钟的咨询和电话,每次他都给予耐心细致的专业解答。他说:“我的临床试验是给那些已经没有机会的肿瘤转移患者一个可能的新生。我期待那些本已经黯淡无光的眼睛里重新透露出对生命的渴望。”
在“诊”中医欲病之病。他满足于为那些已被宣判死亡的患者延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生命,那是他的骄傲和使命。他沉浸于他的临床研究课题,能从死神手里争夺出时间,那是他的成就和光荣。
在“治”中医已医之病
外科医生应该是具有“金刀、圣手、佛心”的。自从跨入肿瘤外科这个神圣的领域,张昊就在专业方面不断奋进。
为了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汗水。早在研究生期间,他就以优异的成绩取得执业医师证。在临床工作中,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在肿瘤外科,张昊医师承担着最忙碌并且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住院医师工作。自临床工作以来,从无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在医院里,大家都喜欢和这个亲和的医务工作者打交道;在病房里,患者们总是四处称赞张大夫;在病区门口和护士站,随处可见送给张昊医师的表扬信。
“爱学习、知不足”的他常常穿梭于各类医学专业的会议中,并协助举办了各种肿瘤论坛会议。“我喜欢新的知识和内容,”他说,“医学就是在推陈出新中治病救人的。”他还主动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及进修生的科研及临床带教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既教育了他人,又锻炼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步成长。“当看到我指导的师弟们发表一篇篇的国内外期刊文章、国内国际大会发言,我真的特别开心和骄傲,那种感觉比我自己取得这些成绩还要荣耀。”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话既神圣又质朴。治愈、帮助、安慰,对于医学和医生来说,是沉甸甸的六个字!把锦绣年华许给了科研和患者的张昊,当然也有着自己的辛苦,但他从不后悔这个选择,能为他人的生命健康做点什么,这时常让他体会到莫大的幸福。
张昊内心深处对“上医”十分向往,这为他孜孜不倦地学习、任劳任怨地工作、不断地开拓创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他说:“我不敢奢求自己去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和境界。我只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治疗中不断体会诊断发现的过程,并且希望能在探索中取得哪怕一点点‘上医’的成就。”
良医济世,妙手仁心。他不求名利,不为境界,潜心研究,治病救人,竭尽所能只为向“上医”不断靠拢,只为做一个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那份对信仰的坚持、对梦想的追求,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与他接触过的人。
这就是张昊,一名优秀的博士研究生,一名出色的肿瘤外科的医师,一个纯纯粹粹的医学人。
下一条:【标兵风采】宁杰:将勤补拙总输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