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新传人】杨志勃:国家需求就是我的方向
“交大吸引我的除了它在专业领域内卓越的研究成果,还有它深厚的底蕴。”从武汉喻家山到西安兴庆宫,辗转四年,他找到了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工作后在波兰的一年交流研究非常顺利,导师委婉地希望我辞职留下,但我还是想回国做一个老师,教教学生,把事业奉献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他放弃了在外工作的机会,专心投入教学和科研。
“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但我希望能够为我的国家和民族尽绵薄之力。”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他毅然转变研究方向,从风力发电跨越到航空发动机推进研究。
他就是杨志勃,学校“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机械学院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副所长。
从喻家山到兴庆宫
杨志勃22岁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6岁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8岁那年在波兰科学院流体机械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波兰科学院流体机械研究所维斯劳·奥斯塔科维奇院士课题组,二排右三为杨志勃
从2013年留校至今,杨志勃始终秉持着对科学研究的火热之心。在自己不断的努力下,短短五年间,他从一位青涩的讲师成长为一位年轻的教授。2018年7月,31岁的他出任机械学院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副所长。
勤奋是他的学习态度,沉稳是他的性格品质,这两个关键因素成为他科研路上最大的助力。回想起自己的求学经历,杨志勃说:“本科那会儿一有时间就去图书馆看书,每每看到图书馆里的同学们埋头苦读的样子,都会很有动力。”
从喻家山到兴庆宫,从华科走入交大,杨志勃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两大工科院校在他人生的轨迹中也开始交织出最澎湃的乐章。从事研究十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70篇,其中ESI热点论文1篇,ESI高引论文3篇,SCI收录50篇(一作及通讯25篇),EI收录5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波兰发明专利1项,出版教材1部,省部级奖励1项。他的学位论文入选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优秀结题),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人才计划。
从学生到老师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选择教育这条路时,杨志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本科期间,有一次杨志勃和同学中午一点钟到教室预习功课,却看到年过半百的老师已经一笔一划地写下了半个黑板的教学习题,面对同学们惊讶的目光,老师笑笑说:“我,写字慢。”
这件事给杨志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老师是一个做了大半辈子副教授的普通老师,于他而言给学生上课是最幸福的事,他的话让我深受感触。那时我也想像他一样,好好教书。”除了实现心中那颗教学梦之外,青年人的活力与激情也给了杨志勃很大的动力,“我喜欢上课,和学生们交流,觉得自己还是十几岁的样子,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谈起授课给他带来的感受,杨志勃笑着说。
“学海无涯,知识的世界更是无边无际。”在杨志勃的眼里,青年教师意味着要用知识不断地丰富和填充自己,然后再传授给学生。从教愈久,他也愈加明白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抓紧一切可能的时间读书,充实自我。“我比学生们大不了几岁,而且很多学生的知识面比我们要宽,一旦被学生问住可不太好受呢,”杨志勃笑着说。
在中国竞彩网,足球比分直播,杨志勃担任本科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和“工程有限元与数值计算”主讲,同时担任留学生英文课程“有限元方法”主讲。授课中,他对学生一丝不苟,时常主动为学生们答疑解惑,科研中,他更是对自己指导的研究生付出有加。今年,他指导的第一名硕士生所写的论文获评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这对我来说是今年最好的消息了,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他们非常优秀。”
从风力发电机到航空发动机
随着低碳意识的增强,国家开始逐渐重视“绿色能源”,杨志勃所在课题组从2009年开始从事相关研究,经过长期与风场、主机厂、设备企业的合作,他所参与研究的“风电装备变转速监测诊断技术及应用”获得了2015年的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并提名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但是在他的“风电”工作进展得顺风顺水时候,杨志勃迎来了最大的挑战和变革。机械学院打破原有编制,依据国家重大需求在机器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成立了多个新体制的研究所,杨志勃的博士导师陈雪峰教授希望团队能够为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研究贡献力量。之后,杨志勃便把自己的科研方向转向了航空发动机领域。
“这基本上意味着从零开始,学习航空发动机运行原理、结构、健康管理。”走出原先的领域,从另一条路上重新启程,没有基础,没有优势,没有先驱,有的只有一腔热血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为此,杨志勃和他所在团队都开始了自学之路,夜以继日地学习新知识,参考现有资料,希望可以尽快开始新方向的研究。
“在方向上从一而终固然可贵,但在国家的需求面前这些都不重要了。”谈到科研方向的转变,杨志勃平和的声音里透漏着坚定,“我只希望做出更好的成果,希望这些成果能够使国家更安全,让所有的家庭和孩子都能生活在和平中,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
谈及西迁精神,杨志勃提到母亲家就是从东北三线建设整体来到西部的,对于“西迁”有着相似的情怀。他认为西迁精神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牺牲和奉献,更是对于家国情怀的最好体现,也是对于国家、民族、家庭忠诚情怀的体现。
“每个平凡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了平凡的事,我们的国家就不再平凡了。而西迁精神,将在一代又一代的交大人心中留下奋斗的种子,促使他们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谈及未来,杨志勃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