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西安交通大学:让思政课有动力、有合力、有魅力、有活力
早春三月,桃花绽放,西安交通大学的思政课讲台上,一位同学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心得体会,老师和其他同学坐在台下,听得津津有味。这是西安交通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环节“新时代理论和成就我来讲活动”。教学相长,相得益彰,这个活动,让思政课变了模样,教师坐在台下,学生站到了讲台上。
据了解,五年来,该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委全方位驱动、部门全链条联动、教师全视角创新、学生全过程参与”,让思政课有动力、有合力、有魅力、有活力。
党委“全方位”驱动,让思政课建设有动力
该校出台相关文件,抓好组织保障。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讨论通过《西安交通大学思政课建设20条》《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思政课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学校党委书记是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领。
“带头讲课听课,现场解决问题。”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思政课、听思政课,参加集体备课,召开现场办公会,全面推进思政课建设。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讲一次思政课、听一次思政课、参加一次集体备课,党委常委会每学期至少一个议题讨论思政课建设、校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一个议题推进思政课建设、党委书记每学期至少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一场现场办公会。
部门“全链条”联动,让思政课建设有合力
西安交通大学各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建设合力。人力资源部为学院教师引进和职称晋升设立绿色通道,让思政课建设“有人”;教务处、研究生院、教师发展中心为学院单独设立教改课题,社科处为学院设立研究专项,让思政课建设“有术”;宣传部支持学院购买研究数据库,让思政课建设“有数”;出版社、交大西迁博物馆和学院联合建立“大思政云平台”“西迁精神虚拟体验中心”等,让思政课建设“有技”;教师发展中心和学院联合发起成立“西部高校思政课建设联盟”,举办教学竞赛,联合打磨选手,让思政课建设“有盟”......
教师“全视角”创新,让思政课建设有魅力
善用“西迁精神”育人,让思政课焕发“精神感召力”。该校把西迁精神融入“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建成交大西迁博物馆,编写《西迁精神读本》,开设西迁精神通识课,建成“西迁精神虚拟体验中心”,成立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组建老中青宣讲团,让西迁精神浸润师生心灵,铸就新时代奉献报国使命文化。
据悉,2022年《弘扬西迁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提出“三理贯通”理念,让思政课展现“真理说服力”。该校探索形成政理学理事理“三理贯通”的思政课教学理念。坚持学理支撑政理、知识输送价值、故事激发情感,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上支撑和保证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有章可循,切实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2018年“高校思政课、三理贯通、三环相扣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坚持“前沿引领”,让思政课展现“前沿引领力”。坚持思政课要回应时代之问,不断建设“前沿的思政课”“指尖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建设成为“理论课堂、时政课堂、数字课堂、实践课堂”一体联动的大课堂。
学生“全过程”参与,让思政课建设有活力
2019年以来,该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围绕“党史新中国史知识竞赛”“我的抗疫故事”“党史故事我来讲”“新时代历史性成就我来讲”主题每年开展特色实践教学活动,每年有6000多名学生参加相关讲述活动。
如今,该校已建成10门本硕博思政课慕课,建成“大思政云平台”,建成“西迁精神虚拟体验中心”。推动翻转课程建设,全国1000多万人次,1000多所学校选课,学生和老师在线互动次数超过500万次。
同时,学校把思政课实践教学2学分纳入“课外8学分”,形成学校团委、书院、马院联合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工作机制,每年组织5000多名学生,通过红色参观考察、国情社情调研、志愿服务活动等开展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
该校推动学生参与宣讲,指导“学生微宣讲团”,已赴22个省市自治区,行程4万多公里,宣讲1000多场,受众线上线下超过1000万人次。
五年来,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学子近一半以上在祖国的中西部建功立业。该校学院指导的“学生微宣讲团”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小青马”调研团队持续多年赴西藏调研宣讲,获陕西省优秀团队称号。培养的学生先后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比赛中获得国家级铜奖、省赛金奖等奖项。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李晓利、马勇,“大学生年度人物”潘远志,武警新疆总队阿勒泰支队“优秀士兵”马强,“陕西好人”侯振国等一大批优秀学子。
文章原载于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