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彩网,足球比分直播

图片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交大力量>正文
交大力量

【交大力量】常春然:常怀初心 春自盎然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7-08-11 09:17 浏览量:

 

常春然,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新副教授,主要从事新型催化材料的理性设计、动态催化反应机理模拟以及理论与实验结合开发绿色催化反应体系等研究工作。

在常春然电脑上方的墙壁上,贴着一张元素周期表。这张表可是常春然的“宝贝”,无论办公地点如何变动,贴一张元素周期表的习惯常春然一直保持着。在手机里,常春然也专门下载了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地铁上、睡觉前……只要一有空,他就会拿出来看看。“一张小小的元素周期表,里面却蕴藏着大大的奥秘,我关于催化的很多灵感,都来自于此。”

“和学院一起奔跑”

常春然是化工学院化工系的第一位新讲师。2013年来到交大时,化工学院刚刚独立建院,近年来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学院的快速发展,也给了像常春然一样的青年教师成长的舞台,在带给他们压力的同时更带来无限动力。常春然经常说,自己是和学院一起成长起来的。

常春然本科和硕士就读于西北大学,博士就读于清华大学。说起与交大的情缘,常春然表示,最终让他定下心扎根这里的,除了交大的坚实平台,更重要的是交大给予青年教师的全力支持和广阔的成长空间。作为新讲师,常春然有三年专注科研的时间,这在他看来非常宝贵。“年轻人在科研上需要积累,这三年可以让我定下心来全心投入,有个良好的过渡阶段,为我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常春然说。

来到交大后,学院的全力支持,老师的倾心帮助,更让常春然分外感动和温暖,“大家待我就像家人一样。”常春然刚来,时任化工学院院长的吴景深教授就担任起了常春然的职业发展导师,并经过多方努力,给常春然争取到了指导学生的机会,为他今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科研进展怎么样?研究经费有没有困难?实验条件还需要哪些帮助?”杨伯伦教授则经常到常春然的办公室“串门”,询问了解情况,帮助解决相关问题。

在这样的关心和支持下,常春然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以快速成长和丰硕果实回报那些支持他的人们。入职以来,常春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其他科研项目6项,在 Nature Commun.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2篇(第一/通讯作者),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5篇。2017年,常春然荣获西安交通大学“十大学术新人”荣誉称号,并成功入选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全校5人)。

“于付出中收获喜悦”

在常春然看来,科研工作不仅能带给人成长,更能让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喜悦和满足。当然,这需要兴趣和热爱,更离不开勤奋与付出。

基于兴趣的探索,会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常春然就是这样的感受。提到自己的研究,常春然总是自豪感满满。他告诉记者,化工与国民经济及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催化剂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在进行催化研究的时候,需要进行大量实验,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自己从事的理论催化,重点不在试验而是创造,能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

目前他正在进行的天然气转化研究,与国家需求密切相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要把甲烷转化成有用的化学品,得找到合适的催化剂。但甲烷的分子非常稳定,想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但常春然却说:“想一想,若能找到一种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能将甲烷活化并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品,这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一件事情。”

基于兴趣的探索,更能激发人无穷的斗志。2016年,常春然与清华大学合作申请了一项主题为“借助单原子催化技术进行甲烷催化转化”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当时因为各种原因,只留给常春然两周写申请书的时间。当时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把这个项目拿下来”。那段时间,常春然每天几乎只睡3、4个小时。经过努力,申请书不仅按期完成,还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评价。常春然顺利拿到了研究计划,争取到了100余万元的科研经费。

说起这件事,常春然提到最多的不是辛苦,而是经过努力收获的满足。“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我们要努力争取,而经过努力吃到的馅饼,一定别有一番风味。”

平时的常春然工作很忙,常常会工作到晚上11、12点,他索性周内就住在学校附近的公寓,周末才回趟咸阳的家看看孩子。“这样的状态挺好的,工作生活两不误。”常春然说。

“要真心为学生发展考虑”

“实心实意为学生好,为学生未来发展考虑。”作为教师,这是常春然秉持的工作准则。理由很简单,教师身上肩负着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绝不能误人子弟。”

在科研上,无论学生有什么想法,只要经过仔细研讨觉得可行,常春然就会全力支持,绝不会因科研条件而耽误学生的进程。博士生黄正清是常春然的第一个弟子,记得大四做毕设时,最开始使用自己的笔记本,后来发现电脑性能不能满足科研需求,常老师得知这个情况,立即拿出经费,让黄正清根据需求配置了新的台式机。“当时常老师刚来学校,经费并不宽裕,却毫不犹豫地解决了我的问题,真的很感动。”黄正清说。

在常春然看来,要把学生带好,不仅要给予知识的指导,更要带着他们走出去,了解学术前沿。所以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带着学生出去,鼓励他们在交流中拓展视野、提升水平。黄正清说在常老师的带领下,自己平均每年至少出去开一次国内或国际会议。“在这样的交流中,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学到了很多日常科研难以学到的东西。”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四保研后不久,黄正清想早点进入课题,但那时还不能在学生教研室找到座位,常老师就在自己的办公室给他安排了位置,配备上新电脑;没住的地方,就让他住在自己三村的房子,两个人上下铺;修改第一篇文章时,在办公室当面逐字逐句讲解,连续两个晚上都修改到12点后……这样全身心的为学生考虑,让黄正清在感动的同时,更加努力和奋进。

“常老师不仅科研能力强,还非常能吃苦。他做事严谨、做人平和,尊重学生,他就是我们的榜样。”研究生闫明说。

“我不是聪明的人,只是在喜欢的职业上,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科研的葳蕤征途中,在教师的神圣使命下,常春然从未忘记初心。而在这份对初心的坚守中,欣欣向荣的春天,自然会悄悄来临。

文字:胡晓楠
编辑:力 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