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彩网,足球比分直播

图片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我的科创月日记】>正文
【我的科创月日记】

【我的“科创月”日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0-09-28 10:32 浏览量:

9月26日,我作为少年班的一员参观了创新港最新的建设成果。与我第一次接触它时相比,创新港在短短四个月内发生了让我耳目一新的变化。而这次参观,也使我对于“创新港”三个字中“创新”的发展建设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社会学中,创新被定义为人们为了发展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和条件,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也就是说,创新的本质在于突破。而创新港的建设理念,就突破了大学较少接触世俗社会的研学模式。

众所周知,创新港又被称为“智慧学镇”,也就是说,对创新港的定义是一个与社会完全接轨的学术城镇,而不是单一的学术大学,创新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尝试建立起了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在我们的参观过程中,社会企业的合作摊位从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一直绵延到涵英楼,这让我直观地感受到:在创新港,社会企业能够走进来,与科研院所建立直接合作关系;莘莘学子也能够走出去,近距离地接触到社会。这就突破了传统研学模式的桎梏。我们少年班同学,也必须要时刻关注社会所需,只有密切接触社会,才能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推动科技创新,进而为社会的发展有所裨益。

我们参观的第二站是创新港阅览中心。创新的基础是大量的知识积累,只有在书本中氤氲了丰厚的学科素养,才有足够的能力支撑现代科技的创新。从人文社科经典到前沿科学技术,阅览中心左图右史,步入其中,顿觉浑身被浸泡在书香馥郁的海洋。多少种突破历史科技难题的新方法新思维,正在从这一册一册的图书典籍中飞起、翱翔。切身地讲,我常常扪心自问,老师给出的研究性课题,为什么那位同学总能提出建设性意见,而我却总是缺乏这些一闪而过的灵光?归根结底还是个人最基本的学科素养不足。因此,我也愈发认识到,只有现阶段筑出坚实的学科基础,才能够在将来的广阔的创新领域中有所作为。

从当年随校西迁的老教授,到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再到我们身边学长学姐中的“优秀学生标兵”,他们的奋斗与拼搏无疑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西迁的老教授和两弹一星的元勋们,他们当时工作的环境远比我们现在要艰苦得多。但是,正是在那样一个国内物资匮乏、国外封锁重重的年代,西迁老教授们将教育的星火带到了西部,促进了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结合西部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在机械、电气和能源动力等多方面做出了直接推动地区工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贡献。两弹一星的元勋们更不用说,他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导弹卫星工程,使我国在这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拉近了二十年。而我们今天学习这些先辈的宝贵精神,不是要求我们仍然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奋斗,而是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研学平台和科研条件。我深知,国家和政府给我们提供的学习和科研的条件越好,我们肩上的责任就越重,人民也更需要我们以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发展。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当中都提到了这句《周易·益卦·彖传》中的话。时代在变,创新不变。在创新港的建设浪潮之下,我们要依托学校的培养模式,氤氲基础学科素养,厚植自身创新意识,学习前辈奋斗精神,在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之路上迈出自己坚实的步伐。

文字:钱学森书院 许禹睿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