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彩网,足球比分直播

图片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思源讲堂>正文
思源讲堂

“学而”讲坛:“昆曲不是戏”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6-06-02 10:23 浏览量:

6月1日晚,“学而”讲坛教授系列讲座391讲在主楼A203举办,著名昆曲艺术家、理论家,国家一级演员,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昆曲、音韵顾问张卫东先生做客“学而”,为现场师生及慕名而来的社会听众们带来了一场别致的戏曲知识讲座——“昆曲不是戏”。

讲座开始前,张卫东先生一副儒雅派头现身,他携带传统文人雅士的茶器、花器、香器,在讲台上布置三角形造型,寓意天地人,山水格局,引起现场听众好奇围观。张卫东先生扮演过老生、小生行当,也扮演过正旦,他开玩笑说:“男生离远一点儿,浊气太深。”紧接着他又表示:“孔子像哪里?我先拜一拜。”

昆曲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表现得轰轰烈烈,进行了包括歌剧在内的各种尝试,张卫东先生对此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许多改编是走样的。多年来他一直坚守传统,“抱残守缺”、古色古香。对此他说:“昆曲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学生只要把老师那里的东西继承下来一生就算有大成就了,东学西学,最后什么也没有学下,博而不精是不可取的。”

张卫东先生开门见山,立意鲜明,“昆曲不是戏”。他说,昆曲其实是文人艺术,跟大众通俗的曲艺是有区别的,昆曲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曲目。张卫东先生从中国戏曲的起源谈起,古代周朝时期注重礼乐文化,诸侯国有自己的民间文化,普通百姓有社火文化,戏的功用就是祭祀和娱乐。他认为,昆曲既不是要祭祀,也不全是针对大众的娱乐。他说:“元代读书人仕途无门,社会地位低下,所谓‘十丐九儒’。臭老九们在昆山那个地方读书隐居,诗词吟哦不足以消遣,便在南戏的架子上进行戏剧创作,因此昆曲渗透了文人的品格和气质。”

张卫东先生讲述了中国词曲的发展脉络,将目下以传统曲艺为旗号的音乐文化现象分为三种:同宗音乐文化现象、复古音乐文化现象、空想音乐文化现象。他特别对毫无传统内涵,完全任凭现代想象却披着传统文化外衣,而只顾赚钱的“空想音乐文化现象”的泛滥进行了深恶痛绝地批判,疾呼:“昆曲还有人懂吗?”

张卫东先生举例分析认为,中国戏曲的故事情节公式化、俗套化,昆曲也不例外,然而昆曲包涵了诗词文笔庄严之美,音乐舞蹈典雅之美,更重要的是具有进行教化作用的敞亮之美,这是中国戏曲最大的特征。昆曲蕴涵了儒家传统精神,文人通过戏曲创作,鸣心中之不平,因为也顾及贩夫走卒、平常百姓,典雅之中又具通俗。因此,张卫东先生认为学习古诗词曲,或可从元曲入手,“为人做事,俗中弄雅”。

讲座最后,张卫东先生现场教授昆曲唱腔。“选一个发生在咱这地界儿上的故事”,他选取了《长生殿·惊变》选段:“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秋色斓斑,柳添黄,蘋减绿,红莲脱瓣,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

“以文会友,友以辅仁。”张卫东先生说。

讲座现场,西安电视台对张卫东先生进行了采访。学校戏曲社学员身着传统服饰,聆听了此次讲座,并和张卫东先生进行了交流。

本次讲座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举办。

张卫东,著名昆曲艺术家、理论家,北方昆曲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著有《喜庆堂会》、《张卫东演唱说戏牡丹亭》、《赏花有时 度曲有道——张卫东论昆曲》等。张卫东先生受家庭熏陶,自幼在北京昆曲研习社向吴鸿迈、周铨庵、樊伯炎学习老生、老外以及正旦、小生等行当,被文博大师朱家溍收为入室弟子。幼年曾受吴鸿迈先生启蒙学习古文诗词吟诵,向樊伯炎先生学习古琴曲和山水书画。后入北京戏曲学校昆曲班向陶小庭、侯玉山、郑传鑑等昆曲名宿习艺,曾得周万江、张国泰、白士林、甘 明智、计镇华、黄小午、张世铮等老师指导。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毕业,曾入中央戏剧学院进修话剧舞美、导演。擅演昆曲老生、末、外等剧目。他扮相清俊,身段古朴,嗓音甜美,咬字唱法循规蹈矩且口齿清楚,善于理解剧中人物思想感情。

文字:人文学院 李亚楠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