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禾讲坛:个人与社会如何增加快乐
11月11日,著名经济学家黄有光教授与交大学子分享了心理、社会、哲学与经济学家对快乐的研究发现与谬误,从而讨论个人与社会如何增加快乐,并给出了从A到L十二个快乐的要点。
与许多人的观点不同,黄教授认为,快乐是绝对的,只是会受到相对因素的影响。快乐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会影响将来或者他人的快乐。他用进化生物学原理以及苦乐感受的神经科学来论证了快乐是单维的、跨物种的:苦乐感受出现在久远前就已进化的大脑皮层,而非进化后期出现的大脑新皮层;感受主体只有能单维的比较快乐的大小,才能在必须选择时,做出对生存与繁殖最优的取舍。黄教授还支持快乐的普世性与文化差异的相对不重要性,并且认为快乐是一定可以基数衡量,可以人际比较的,关键在于确定净快乐为零的基点。
黄教授指出个人与社会的终极目的即是快乐,而在人们温饱问题普遍解决之后,不应该再用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标准。重要的是国民生活品质的高低。他提出用一套新的衡量体制——环保负责的快乐国家指数(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happy nation index,缩写为ERHNI,即娥妮):用净快乐乘以生命年数,再扣除人均环保危害,以此作为评判国家成功指标的标准。
在与快乐有关的信仰、健康、就业、助人、婚姻等各方面,黄教授提出了帮助个人与社会更加快乐的十二个要点:attitude(态度)、balance(平衡)、confidence(自信)、dignity(尊严)、engage(投入)、family/friends(家人/朋友)、gratitude(感恩)、health(健康)、ideal(理想)、joyful(开朗)、kindness(仁慈)与love(爱)。他还强调:在实现快乐的同时,要注意其他重要因素,比如环保、自由、民主、和谐、清廉、道德等。
黄教授提出自己对中国健康的五项小建议:以牙线代替牙签,以公筷代替私筷夹菜,以全谷面包代替白面包,以杂粮代替一半白米饭或白馒头,以生蔬菜代替一般熟蔬菜。
出席本次讲座的还有黄有光教授的夫人刘淑香教授及金禾主任郭誉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