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讲坛:海德格尔问题与形而上学的渊基
11月9日下午,“学而”讲坛——教授系列第301讲在主楼A204举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的王庆节教授带来了题为“海德格尔问题与形而上学的渊基”的讲座,王教授与大家分享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并和同学们进行互动,探讨哲学问题。
讲座开始,王教授很谦虚地表示,希望自己能将枯燥晦涩的哲学问题简单化,并从海德格尔的基本问题——“存在”问题说起,谈了自己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理解。王教授指出,哲学家能够在最简单、最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能看懂大家都看不懂的地方,海德格尔就是这样的人,对于海德格尔的思想和著作,我们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跟着海德格尔思考,而不是学海德格尔说话”,否则连自己的思想都没了。
海德格尔发现了哲学上对“存在”的遗忘,他的著作《形而上学导论》将“存在的问题”当作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进行追问。海德格尔认为形而上学应该追问的是“存在”,而不是“存在者”。“存在者”是具体的物,而“存在”是使得存在物成为存在物的东西,所有事情都有它的原因,哲学上要重视对事物的原因也就是存在本身的探究。
哲学上的许多问题其实与其他学科都有密切联系。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上,我们会进行很多假设,就是说存在很多可能的结果,那么究竟为什么存在着存在,而“无”反倒不存在?这是个必须思考的问题,不能让定式思维限制我们的发问。在新闻学领域,最基础的“5W+H”理论也体现了哲学思维,正如亚里士多德讲的“范畴”一说,“范畴”是将混沌的东西化为各种范畴以便解决实际问题,而“5W”就是将新闻诸要素进行了细分和归类,从而更好地解决新闻业务问题。
王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与形而上学的联系,并在讲座结束后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在被问到哲学对我们的生活究竟何用时,王教授风趣地表示,我们可以认为哲学是无用的,但是哲学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这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有帮助的。王教授最后说到,问所有东西存在的意义其实都是在问人的意义,因为只有人才能给予其他东西意义,任何问题都是从人的存在问题问起的。
王庆节教授,1994年获美国杜兰大学哲学博士。曾在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历史哲学系任助理教授(1993-1995)),奥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哲学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1995-1999),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当代欧陆哲学、海德格尔哲学、解释学、知识论、东西方比较哲学、伦理学,德国哲学等等。曾就上述领域分别在中英文的一些主要学术期刊,如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Philosophy East & West,《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等发表论文多篇。翻译海德格尔的名著《存在与时间》以及《形而上学导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