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彩网,足球比分直播

图片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交大力量>正文
交大力量

【交大力量】杨肖虎:“拼”出来的幸福感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7-07-17 15:09 浏览量:

杨肖虎,1986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4月入职中国竞彩网,足球比分直播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孔金属材料热质输运多尺度模拟、多孔介质强化固液相变传热及其在建筑节能、蓄冷/热上的应用研究等。

“拼”,是同事和学生对杨肖虎的一致评价。科研到底有怎样的魔力,能吸引杨肖虎如此沉浸其中?他以几件“小事儿”,解答了记者的疑惑。

杨肖虎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交大人,2006年考入中国竞彩网,足球比分直播能动学院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博士攻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师从卢天健教授。

记得硕士期间做金属泡沫微尺度流动换热研究时,流动换热模型需要自己编程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功底不太好的杨肖虎因为心里打怵,这个环节一直拖着没做,放置了很久,后来重新捡起来的时候发现部分想法已经见诸报端。

卢天健教授将杨肖虎叫到办公室谈话,没有批评和责怪,只是告诉他,“不能碰到困难就逃避,有些事儿越畏惧越做不成,要学会寻求帮助,借助团队的力量。”

整整一个下午,卢天健教授指导他从头推导模型,最后他们发现推导出的模型预测换热系数更加准确,这让杨肖虎非常振奋。

“我当时心里特别高兴,也非常感谢导师,”杨肖虎说,“遇到困难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也要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不一样的自己,也更能体会合作的乐趣。”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研带给杨肖虎的乐趣和成长越来越多。

2012年3月,杨肖虎来到南非金山大学机械、宇航与工业学院做访问研究生,师从Tongbeum Kim教授。Tongbeum Kim教授是一名韩国人,也曾是卢天健教授的学生。

记得在和Tongbeum Kim教授做环流冲击射热研究时,需要一个锥型的圆柱体管道用于冷却,但南非没有相关的设备材料,国内购买又太贵太慢。这个问题困扰了杨肖虎和Tongbeum Kim教授很久。两个人晚上辗转反侧,不得其解。

一天半夜,Tongbeum Kim教授突然醒来对杨肖虎说,学校里的停车桩不是锥型的吗?我们能不能把它改造用于实验?两个人第二天就向管理人员借了停车桩,经过反复实验终于改造成功,解决了实验问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过程实在太美妙了。当我们用最简单、最易得的材料完成了实验,快速地解决了实验问题的时候,那一刻真的非常满足。”杨肖虎说。

科研带来的这种幸福和满足,吸引杨肖虎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中,也为他获得了“拼命三郎”的称号。

“建筑环境与可持续技术”研究所所长金立文教授告诉记者,杨肖虎刚入职转入冰蓄冷空调新领域时,为了尽快了解相关知识,向身边的老师和学生请教,跑企业一线积累实践经验,仅仅两年就发表了十多篇SCI文章。“这不下狠工夫根本做不到。”

同事马从付老师记得,2015年7月,因连续几个晚上通宵,导致杨肖虎身体很不舒服,送他去医院医生告诫要好好休息,谁知他第二天又出现在办公室,继续忙碌。“我还真没见过这么拼的青年老师。”马从付说。

杨肖虎拼搏的身影,也深深印在了学生的心中。毕业研究生王远记得,2015年夏他们进入研三毕业季,大家夜以继日的进行硕士论文的修改完善工作。晚上11点多他离开西一楼时,发现杨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这个场景直到毕业一直如此。

在这样的拼搏中,成绩也悄然而至。杨肖虎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和特别资助)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8项,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IF: 31.08)、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Applied Energy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科研中收获的幸福和满足,杨肖虎也和导师一样,在言传身教中一点一滴地传递给学生。

他在指导学生中十分关注实验环节,不仅要求学生做实验,全程记录实验细节,还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搭建实验台。他从来不因为学生在实验上“犯错”而批评学生,反而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只有你自己亲自尝试过、犯过错,你才印象深刻,才能理解整个实验过程。”

学生罗涛对此体会深刻。罗涛记得在毕业设计做相变传热实验的时候,温度采集卡坏了,修理人员告诉他说是因为里面进水,所以采集卡短路。在和杨老师讨论后,两人一致认为理论上不应该发生这种情况,杨肖虎叮嘱罗涛查找原因。

罗涛查了很久也没找到问题所在,后来采集卡修好继续使用的时候,他发现连接采集卡的线路有些潮湿,最终研究发现当线径非常细的时候,因为毛吸力作用,会有很强的吸水性,所以才会造成采集卡短路。基于这一发现,罗涛提出了“一种管道内热电偶测温保护装置”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正是杨老师指导我们关注实验、关注细节,才能发现并解决了这个问题。也正如杨老师说的,当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科研问题的那一刻,真的很享受和满足。”罗涛说。

“杨肖虎是一位严谨,自律,极具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年轻科研工作者。”金立文教授评价说。杨肖虎却说自己只是一个坐得住的人。“我想将科研带来的满足和幸福传递给学生,这一点就够了。”

文字:胡晓楠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