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进校园 “五育并举”促成长
后勤保障部、电信学部联合开展非遗“陕西花馍”制作劳育特色实践课
为进一步加强职能部处与学院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后勤职工与学生一起融入校园文化活动,近日,后勤保障部以劳动育人为载体,联合电信学部在创新港同和苑二楼举办了一场特色鲜明的劳育特色实践课——制作非遗“陕西花馍”。此次课程特别邀请到了陕西花馍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中式面点师刘淑梅作为主讲老师,电信学部20余名硕博研究生参加学习交流。
花馍又叫礼馍,也被称为“面花”,是中国民间传统面塑品,这种食品以其精美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花馍的造型不仅美观,还往往寓意吉祥。花馍这种独特的食品艺术,承载了丰富的地方风情和历史传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分支。
课程开始,刘淑梅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花馍的历史背景、使用场合以及美好寓意等,为同学们揭开了花馍文化的神秘面纱。随后,工作人员为大家分发预先准备好的各种彩色面团,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氛围其乐融融。
刘淑梅老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如何制作“布老虎”的眼睛,这是因为眼睛是整个流程里面最难制作的,也是“布老虎”的灵魂所在。
尽管是第一次接触花馍的制作,同学们还是展现了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在刘淑梅老师和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迅速掌握了花馍的基本制作技巧,并勇于尝试更为复杂的设计。通过不断尝试,他们将彩色面团巧妙塑形,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布老虎”作品,每一件都显露出创意与个性,体现了对这门传统艺术的热爱与尊重。
随后,厨师师傅将同学们精心制作的“布老虎”送入蒸笼蒸制,同学们满怀期待地等待着自己的作品出炉。信通学院的郭小隆说:“通过亲手制作花馍,我深刻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深意。这次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文化生活,激发了我探索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在大家的期待下,厨师师傅将蒸制完成的“布老虎”端上餐桌,同学们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难忘时刻。
刘淑梅老师对同学们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赞扬了他们在细节处理上的精致和创意。她鼓励大家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为传承和弘扬传统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电子学院的盛若帆表示:“这次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不仅提升了我的文化素养,也加深了我对传统手工艺价值的认识。”
通过此次课程的操作实践,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花馍的制作技艺,同时也在亲手操作和创造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与意义,更深刻地理解了传统文化背后的历史底蕴。
后续,后勤保障部将进一步加强与学院、书院的沟通交流,主动做好服务保障,持续开展系列劳动育人实践活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