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化学测量学前沿学术论坛召开
2024年5月11日至12日,第一届化学测量学前沿学术论坛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泓润楼召开。本次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汇聚了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化学测量学领域最新的学术成果、前沿进展、创新技术以及宝贵经验,探讨化学测量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复旦大学陆豪杰教授、五邑大学党委书记栾天罡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汪乐余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倩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光明教授、北京大学白玉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田瑞军教授、南开大学张新星教授受邀出席并作报告。
论坛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永席教授主持。开幕式上,赵永席介绍了与会专家并代表学院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第一届化学测量学前沿学术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作题为《肿瘤诊疗关键分子的质谱可视化研究》的报告,从肿瘤演进和诊疗的经典关键分子PD-L1等的研究背景谈起,针对细胞中多组分分子的同时分析等难题,提出在单核分辨率下进行空间代谢异质性分析的新方法,通过高空间分辨质谱成像结合大数据算法,实现了组织原位代谢异质性可视化、单细胞核图像识别、代谢特征信息提取以及单细胞的聚类、差异化分析等,为空间代谢组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作题为《质谱成像技术在环境毒理领域的应用研究》的报告,从物理成像入手,讲解质谱成像技术的原理,利用简显易懂的环境学科例子引入质谱在环境工程上的应用。报告中,蔡宗苇教授指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子毒理学机制一直被忽视,介绍了团队利用MALDI质谱成像技术分析证明了TCS(三氯生)通过促进肿瘤基质区细胞的脂肪酸来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从而诱导乳腺癌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为环境污染物疾病的特异性评价和早期诊断提供数据支撑。
复旦大学陆豪杰教授作题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组学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大部分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含量低,易受到其它非修饰蛋白质的抑制和干扰,缺乏低丰度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及其位点的可靠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陆豪杰介绍了团队发展的基于小分子衍生和氟固相微萃取技术的4-羟基壬烯醛修饰、N-糖基化修饰的分析方法、基于Fe3O4/SiO2-SSPy磁性纳米材料的高效富集新方法、基于稳定同位素半胱氨酸代谢标记( Cysteine-SILAC)的定量分析新方法,将质谱离子化效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选择性提高了1-2个数量级,实现了位点特异性的蛋白质泛素化定量分析。
中山大学栾天罡教授作题为《微萃取质谱技术环境分析方法研究》的报告,报告阐述了近年来微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指明了微萃取技术与传统萃取技术相比,在环境友好、节省人力、时间和经济成本等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优势。栾天罡教授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和衍生化技术,分析水体中常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以及复杂环境和生物介质中超痕量有机污染物和小型生物体内全氟化合物的快速质谱分析。
北京化工大学汪乐余教授作题为《含氟纳米探针构筑及活体成像分析》的报告,汪乐余教授首先介绍了深度组织活体成像信号弱、噪音高、穿透浅,且药物示踪难的挑战。19F磁共振成像背景低、穿透深、安全、无毒副作用,适合大型动物尤其是人体的深层组织影像分析。汪乐余教授随后介绍了课题组在无机或有机纳米颗粒表面嫁接含19F功能分子,显著提高含氟功能分子的数量进而提高19F -MRI信号强度方面的工作,实现对肿瘤进行19F -MRI、CT、荧光、光热成像示踪,同时又可以实现光热治疗(PTT),为深度组织成像及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倩研究员作《辨微识源:细颗粒物的稳定同位素指纹分析》的报告,报告指出,仅了解同位素的数量和类型是不够的,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和转化过程,需要进行精准的同位素溯源研究。研究团队通过同位素指纹技术成功揭示了颗粒物的来源,特别是在金属纳米颗粒的自然转化过程中观察到的同位素分馏现象,为理解水体中纳米形态银的环境转化机制提供了重要见解。此外,刘倩研究员还对二氧化硅和四氧化三铁等纳米颗粒物进行了同位素溯源研究,这些研究为纳米颗粒物的同位素溯源提供了新的视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光明教授作《基于质谱技术的活体细胞代谢组学分析》的报告,系统介绍了针对活体单细胞的非靶向代谢分析,现有技术存在同时检测的代谢物数量有限、在单细胞水平上的灵敏度不足等局限。他指出:发展一种非靶向、高灵敏度的单细胞代谢物直接分析方法尤为迫切。黄光明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感应电喷雾质谱技术,该技术能够在离子化瞬间实现快速分离,显著提升了分离速度和灵敏度;还开发了原位质谱平台,用于活体组织的原位取样,以捕获关键代谢中间体,同时检测单细胞磷脂及其上游代谢,揭示癌细胞逃逸NK杀伤的分子机制。
北京大学白玉教授作题为《单细胞多维度质谱分析新方法研究》的报告,白玉教授首先指出单细胞质谱分析低丰度、多组分、干扰等问题,详细介绍了团队在建立高通量、灵敏、高效的质谱方法及其在小体积样品和复杂样品基质单细胞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样品前处理技术与实时直接分析质谱联用构建生物医药类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快速筛查新方法、实时直接分析质谱与多波长激光技术融合的新装置等,并讲述了这些新技术、新装置在蛋白质超灵敏检测、单细胞分析及临床肿瘤疾病诊断等中的最新应用实例。
南方科技大学田瑞军教授作题为《基于质谱技术的时空动态蛋白质复合物分析》的报告,田教授首先介绍了基于近程标记技术进行时空动态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挑战。随后系统讲解了通过多维度协同富集磷酸化蛋白、受体膜蛋白质、糖基化蛋白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成功地用于胰腺癌受体膜蛋白复合物LIF-LIFR-GP130的发现和临床组织样品的在体验证。同时,他还深入介绍了基于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和人工智能实现空间可视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实现了组织中单一细胞类型的精确获取,建立了空间分辨率下的脑内糖蛋白质组学分析。
南开大学张新星教授作《摩擦起电:新化学反应驱动力》的大会报告,他以日常生活中的“撕胶带”动作为例,巧妙地阐释了胶带剥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摩擦起电现象,并通过拉曼光谱技术对摩擦起电产生的电场强度进行了精确测量,结果表明该电场强度可达109 V/m。基于此发现,张新星研究团队采用了原位质谱分析技术,证实了在摩擦起电过程中产生的极高电场能够作为新化学反应发生的一种新驱动力。张新星的报告不仅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呈现了复杂的科学问题,而且充分展现了其研究工作的专业性和创新性,为相关领域的科学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分享了化学测量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探讨技术难题,报告内容丰富、视角新颖、观点清晰,与会师生纷纷就感兴趣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了互动和交流。通过此次学术报告,为师生的科研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拓展师生们的科研视野,增强了师生们投身科研、守正创新的激情,具有重要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