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彩网,足球比分直播

图片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人才培养系列报道>正文
人才培养系列报道

中国竞彩网,足球比分直播人才培养系列报道:电信学院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1-09-30 08:40 浏览量:

以人才培养为本,将其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电信学院所有教职员工的共识,也是学院考虑建设发展等问题的根本出发点。2700余名本科生,2100余名研究生,电信学院拥有全校最多的学生数量。对于自身所承担的育人重任,学院上下殚心竭力,在保证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狠下功夫。宣传部记者近日走访了电信学院,管晓宏院长、刘纯亮书记等10余位师生或从宏观大局、或从切身体会,介绍了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和诸多举措。

 

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这是交大一贯坚持的办学特色。电信学院的人才培养,紧紧抓住和传承了这一传统。

12门院级平台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瞄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EECS学科课程体系,电信学院为所有本科生学子打造了12门院级平台课程,这些学科基础课程要求本科生必修8~10门。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电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实验》、《工程制图》、《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通信原理》。学好这些课程,既了解了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最核心的理论基础,也涉猎了今后技术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要求,覆盖范围宽,实用性强。

不仅如此,学院还为院级平台课程配备了强有力的师资,殷勤业、唐亚哲、伍卫国、张鹏辉、赵仲孟、姚向华、张爱民、冯恩信、罗新民等担任课程负责人,倾心设计课程,教学效果也追求尽善尽美。

 

严格要求,扎实实践

对本科生而言,仅仅学好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电信学院不同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占了21至27学分不等,他们要过的,是严格扎实的实践关。

以其中的实验课为例,信息85班樊炜选修的是《电子电路设计训练》实验课,这门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中间广受好评。樊炜告诉记者,课程分两学期上,每学期修一学分,每周一节课,08级几乎所有同学都选修了这门课。两个学期内共需完成五个动手实验,包括设计直流稳压电源、印制电路板、单片机、时钟、水温控制系统等。上课时老师讲授理论知识,下课后同学自己动手去做。完成之后,主讲这门课程的邓建国和张鹏辉老师还会逐一验收,并在现场提问要求学生解决,以检验是否独立完成及理解程度。樊炜说,这门课程开放性很大,而且很有挑战性。为了完成设计,不仅需要对相关的理论知识了然于胸,还要学会查阅资料,反复动脑动手。如此严格的训练,一方面让同学们边学边实践,深入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应试教育让很多学生奠定了比较好的学习基础,但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比方说,惯性思维和缺乏创新。”管晓宏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培养优秀人才,第一步就是抓创新能力培养。” 为此,电信学院探索了许多新的方式和做法。而这些为培养创新人才而实践的创新之举,正是电信学院育人之道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信息新蕾,因材施教

计算机83班王曦已经在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与“可信软件”小组科研工作一年了,能够有机会进入国家级的科研团队,提前接触科研工作,这都得益于学院的“信息新蕾”因材施教计划。

2009年,电信学院开始启动“信息新蕾”因材施教计划,选拔大二及以上的学习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的前10%优秀本科生,进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科研团队,参与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为其进一步深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参加计划并考核合格的学生可获得实践课学分,在推免研究生时还能按科技竞赛活动对待获得适当加分。2009年学院选拔了148名本科生进入18个科研团队;2010年,又遴选了153名本科生进入17个科研团队;今年的选拔也正在进行中。

专业排名第一的王曦通过笔试和面试走进了实验室,在小组中承担了web版系统中的软件可靠性等方面的工作。期中和期末之时,王曦和其他的信息新蕾成员还要进行答辩,展示所学成果。她告诉记者,“走进实验室动手操作之后,我才发现课堂上学的那些知识对科研来说是如此重要,网页工作是如此有趣。”

电信硕71班朱嘉鸿如今已在全球计算机专业排名前20名的美国普渡大学深造。2009年6月,她入选了首批信息新蕾计划,进入“僵尸网络团队的理论研究小组”工作。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立基于蜜网的协同防御系统。作为本科生,从对蜜网一无所知到最终在IEEE国际会议上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在信息新蕾中,朱嘉鸿迅速成长,“其中的科研经历和发表的论文在我申请国外学校的时候无疑增加了相当大的竞争力”,她说。

 

科技竞赛,异彩纷呈

科技竞赛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电信学院积极动员、组织、指导、扶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Intel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杯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大赛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0年,电信学院学子囊括了“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一等奖2项;两年一次的Intel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两年一次的TI杯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一等奖1项,并将竞赛最高奖——TI杯收入囊中;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0人,占全校一等奖总数一半以上,二等奖全校共21人,电信学子就占了15人。今年的竞赛成绩依然耀眼,“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两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5项,国家二等奖3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奖2人,一等奖13人,二等奖22人。1994年开始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第三届开始带领学生参加的张鹏辉老师告诉记者,这几年竞争越来越激烈,竞赛作品难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同学们给他的惊喜也越来越多。他们不但脑子活,反应快,精力旺盛,甚至还能发现题目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向专家提出看法并讨论。

 

奖励优秀,多出成果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电信学院实施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和“信源通”优秀研究生奖励基金,鼓励研究生多出成果多创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已列入《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对大多数博士生来说,是博士阶段梦想的颠峰。2008年底,电信学院制定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实施办法》,为莘莘学子追寻这个梦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每位基金获得者都能获取博士生津贴资助1万元,并将自动作为学院推荐的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国家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候选人。

2009年获得培育基金资助的孙宏滨最终获得了国家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只有一步之遥。他告诉记者,获得培育基金的资助,一方面是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认可和鼓励,另一方面也给后期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和支持。和他同年获得资助的其他4人也全部获得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包括他本人在内一共3人获得了省级优秀博士论文。2010年4名入选的博士生,3人已毕业并全部获得校级优秀博士论文,1人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1人获得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并将积极申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11年电信学院已遴选出4名优秀博士生进入培育计划。对于他们的成长,学院非常看好。

对于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科技成果等奖励的优秀研究生,电信学院也不遗余力地予以支持和鼓励。2009年初,学院开始实施“信源通”优秀研究生奖励基金,对在本学科顶级学术期刊或顶级国际会议发表论文、获国际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获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的优秀研究生给予2千至2万元不等的奖励。两年以来,学院共奖励研究生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IEEE Network、Pattern Recognition、Applied Physics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等学科著名学术期刊上的高水平学术论文56篇。据统计,2010年电信学院SCI论文数量比上年增加了50%。

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电信学院坚持的育人体系生动实在,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管晓宏院长透露,接下来,学院还将采取措施着力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要想在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就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能力。”他说。

 



文字:程洪莉 通讯社 陈晨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